小腿截肢者的功能训练:其目的:①增强残肢血液循环,促进残肢康复和定型;②降低残肢敏感度,增强残肢力量和承重能力;③防止关节挛缩畸形,纠正已经产生的挛缩,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④增强肢体和躯干的肌力和协调性,为以后使用假肢做准备;⑤防止卧床造成的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促进早日全面康复。 小腿截肢后的居家训练 一、基础训练 小腿截肢后的残肢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残肢末端承重能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截肢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屈曲挛缩,因此术后因尽早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以预防和改善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同时还应避免长时间坐位、卧位造成髋关节活动受限。 1.膝关节屈伸运动:有助于预防膝关节屈曲挛缩,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可选择坐位,进行膝关节主动伸展运动,若存在关节挛缩可采用被动牵拉的手法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 2.髋关节屈伸运动:有助于预防因长期坐位、卧位引起的髋关节活动受限,有利于安装假肢后,行走时的向前向后摆动。进行髋关节屈曲运动时可采取仰卧位屈曲髋关节,进行髋关节伸展运动时,可采取俯卧位向后伸展髋关节,若髋关节存在挛缩受限,可采用手法被动牵拉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出现骨盆的代偿活动。 3.髋关节外展训练:增加臀中肌等外展肌肉的肌力,使髋关节的外展,有利于安装义肢后行走时向外摆动。 4.下压腿训练:增加大腿后侧肌群,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肌肉的肌力,有利于屈小腿,后伸大腿,协助臀大肌伸直躯干,以及行走时向后摆 5.牵拉大腿前侧肌群和最大限度的训练膝关节的屈曲,进一步加强残肢的屈膝功能。 二、平衡训练:关节有提供肢体感知力的功用,患者在截肢后因失去了关节的感知及整体重的改变,患者在平衡上,有一定困难,而良好的平衡力是学习步形的基础,故此平衡训练非常重要。 1.双膝跪位平衡训练 2.单脚站平衡训练 3.单脚跳跃训练 4.早期借助助行器行走 供稿:华西康复假肢矫形中心 作者:周勇、刘小梅、张思卿、周冬冬 编辑:刘沙鑫 地址:华西康复假肢矫形中心温江院区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电话:028-86298148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
![]() |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 网管:刘沙鑫|| ![]() |
|||||||||||||||||||
![]() ![]() |
||||||||||||||||||||||
|
||||||||||||||||||||||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
GMT+8, 2025-4-30 17:13 , Processed in 0.1139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