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糖尿病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发布者: lizhenhua | 发布时间: 2004-12-16 00:19| 查看数: 6560| 评论数: 1|帖子模式

(一)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型,即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危害1. 代谢紊乱:胰岛素方面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代谢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因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加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物质代谢紊乱是由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在糖代谢方面,肝糖原分解加速,葡萄糖异生增加,同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因而常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人有多尿、口渴、多饮、善饥、多食等症状。在蛋白质代谢方面,肝和肌肉等组织氨基酸摄取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病人表现为消瘦、乏力,组织修复和抵抗力降低,儿童患者生长发育障碍和延迟。在脂质代谢方面,由于合成脂肪通路受抑制,肝细胞摄取脂肪酸后,代谢生成大量的乙酰乙酸,丙酮和B-羟丁酸,它们即称为酮体。当酮体生成过多,超过机体利用和排泄能力时,将出现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慢性病变:糖尿病可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从而危及多器官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病变: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见于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部位,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在我国,糖尿病人死亡原因中,冠心病与脑血管病占很大比例。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疽。
糖尿病性肾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常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症,是Ⅰ型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其典型临床表现是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眼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微血管病变的另一重要表现。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小静脉扩张和微血管瘤,随后可见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微血栓等病变。新生血管的出现标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不良预兆。新生血管易破裂致视网膜前和玻璃体出血,血凝块机化后,纤维组织牵拉造成视网膜剥离,引起失明。此外,糖尿病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常首先有下肢或上肢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以及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继之出现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表现,如肌张力和肌力减弱,肌萎缩和瘫痪。单一外周神经损害少见,以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较多见。另外,植物神经损害也较常见,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
皮肤及其它病变:常见的有皮下出血、瘀斑,局部皮肤紫绀或缺血性溃疡,溃疡表浅、可有或无疼痛,多见与足部,且由于组织修复能力减弱经久不愈。
3. 感染等合并症:疖、痈等化脓性皮肤感染常见。有时反复发生,有时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常见合并症,多为念珠菌感染所致。其临床症状为外阴瘙痒,有时是患者的主要或首发症状。肺结核、肾盂肾炎和膀胱炎、肝硬化、胆囊病、牙周病等也是常见的合并症。
(三)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运动有助于胰岛素依赖型(IDDM)病人控制血糖,但对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病人而言,运动非常有效的改善了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长期而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或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力提高,使血胰岛素水平下降而葡萄糖耐量不变。运动还可以改善机体对FFA的利用,降低血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由此可见,运动能使肌肉在血浆胰岛素浓度降低的情况下,加强对葡萄糖和FFA的摄取和利用,同时还可减少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
运动对减轻糖尿病对机体的其他危害作用也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耐力锻炼可以减少血小板的凝集性。糖尿病的危害之一是血小板的凝集性比正常人高。因而易造成微血管病变导致眼底及肾小球血管病变。而一次耐力活动,如跑步、游泳、自行车运动可使糖尿病人血小板的凝集性在14小时内保持正常。
经常运动还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运动降低血压、减轻肥胖程度、降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可以改善呼吸功能等,因而经常运动可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
(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1. 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条件
体育锻炼应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而受到重视。一般先实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使血糖得到适当控制,然后再进行体疗。以有氧运动为主,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步增加。病情进一步好转时,逐步减小药物用量,适当放宽饮食控制,尽量用运动来控制血糖平衡。血糖的控制主要通过平衡能量摄入(饮食控制)、能量输出(运动和基础代谢)及胰岛素使用之间的关系得到平衡。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变动,必然要求其他因素进行相应的条整。如何控制运动过程中血糖的变化的问题,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只能在反反复复的摸索中加以解决。
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如果病人的血糖控制得很好,仅有轻微的血糖偏高,没有酮症酸中毒,适量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并可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需要。如果血糖没有得到很好控制,或运动前胰岛素用量不足,则会带来很多问题。譬如,在运动过程中,糖摄元不能向肌肉转移,也不能被分解供能。而由于代谢的需要,大量的自由脂肪酸则被动用,分解供能,使得酮体大量产生,这很可能导致血糖的大幅度升高,以至病情恶化。因此一型糖尿病病人必须在血糖得到很好控制的前题下,才能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本身有胰岛素样的效应,而糖尿病病人又必须限制糖的摄入,因此,运动有可能引起糖尿病病人的低血糖反应,这也是糖尿病病人锻炼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对糖尿病病人而言,低血糖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如胰岛素使用过量或由于运动引起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加快。这种情况常常是使用短效胰岛素或注射点离活动肌肉的距离太近造成的。低血糖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运动结束后4~6小时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糖尿病病人在参加锻炼前应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或适当增加糖的摄人。
采取下列措施就可将低血糖的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 锻炼初期要经常监测血糖,以便找到血糖变化的规律。
2. 运动前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一般比处方规定的剂量少 l~2个单位)或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半小时10~15克)。
3. 将胰岛素注射在运动中相对不活动的部位,譬如腹部。
4. 在胰岛素活动的峰值期不要参加体育活动。参加较长时间活动时,在活动期间增加碳水 化合物零食,如饼干、面包等。
5. 对低血糖的先兆症状预先有所了解。
6. 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锻炼。
(五)糖尿病病人怎样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强度
体疗应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练习为主。对于Ⅰ型糖尿病人,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其血胰岛素波动在相对性不足和过多之间。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强,引起血糖升高,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肝葡萄糖生成降低,血糖浓度降低,甚至可诱发低血糖反应。因此,Ⅰ型糖尿病人的体疗比较复杂。一般体力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维持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时,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于腹壁,使运动不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运动时可以随身带些巧克力等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食用,用助于缓解症状。Ⅰ型糖尿病人进行运动治疗,虽然不能改善其糖代谢的过程,但可维持机体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运动治疗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与胰岛素治疗相适应。总的来说,糖尿病病人可以参加所有正常人可以参加的体育活动。但对于身体肥胖、体重过大的病人,则应选择一些不负重的活动项目,如步行、划船、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免减少由于体重过大而造成的足部损伤。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都应该每日进行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病人,还应特别注意每日锻炼的规律性。一般应采用相同的模式、在相同的时间、选择相对固定的饮食及胰岛素用量。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则应更多的进行锻炼,以便消耗多余的能量,减轻体重。
锻炼时怎样掌握时间和强度呢?每次锻炼多长时间才合适?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人的要求不同。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可采用持续时间较短而重复次数较多的方式,如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日重复l~2次;肥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则应采取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方式,以便尽可能多地消耗能量,每次锻炼时间以40-60分钟为宜。
一般认为糖尿病病人的运动强度与同龄正常健康人的运动强度相似,锻炼时可采用心率作为控制强度的指标,正常人锻炼时的心率范围,如前所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运动时的心率范围=(220 - 年龄)×70 80%。糖尿病人也可以按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范围,作为锻炼时控制强度的参考依据。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由于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锻炼应采取上述公式的低限作为控制强度的指标。但对因糖尿病而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的病人,就不宜采用心率作为控制强度的指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心率并不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这类病人最好是通过自我疲劳程度感觉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在运动过程中感到有点费力,身体能够微微出汗,时间足够就可以了。
Ⅱ型糖尿病人可按最大吸氧量50-60%或最高心率的60-70%的强度进行锻炼,时间应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以达到消耗血糖的目的。对于有合并症者和老年人,最好做运动耐量试验,评价其心肺功能,制定运动处方,以便根据个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运动形式、强度、运动量和时间。
除了有氧耐力运动外,我国传统保健方法如太极拳、气功等也可采用。
上述有关糖尿病病人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不一定对每个病人都适用,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如视力损害较严重、合并心血管病的病人,在锻炼之前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和指导。
aTeastaEdait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最新评论

unnamed520 发表于 2006-2-20 19:42:11
潜水帖子,可惜为什么没有人来顶呢。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成都市网上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786号||Copyright by WWW.HXKF.CN All Right Reserved.2002/12/26-202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网管:刘沙鑫||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华西康复医学中心(1)华西康复医学中心(2)
华西康复主站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交流号
站点个人言论只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来电来函!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GMT+8, 2024-5-6 04:05 , Processed in 0.1022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