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七夕乞巧古俗

发布者: 滞留凌晨一点 | 发布时间: 2004-8-22 18:46| 查看数: 351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在民间,旧时七月七日是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请看《梦梁录.七夕》: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责之家,于高搂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赡斗列拜,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振小盒盛之,次早现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内庭与贵宅塑卖磨喝乐,又名摩候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衤阑]座,用碧沙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又于数日前,以红[火鹿]杂果食时新果品,互相馈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鹊侨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进入。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候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下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这是宋邑开封盛况。由此,可见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少年女子。他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大概由于未婚少女最富幻想,而牛郎织女的纯朴而徘侧的情爱故事也最能扣人心弦,引起同情与之共鸣。于是,少年女于就成为这个节日或俗行的忠实拥护者。

  宋时杭州小女儿,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揪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雁凫一类水禽,浮于水上。鸳鸯双双对对不分离则托掌笑好,被风吹开了则努着小嘴不高兴。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也说:
  七月上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扎针。或以金根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虫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

  一位擅画山水人物的同时代画家尤凤丘,就曾把七夕小儿女穿针的情状画成图画,这便是《七夕穿针图》。

  画中景物是富裕之家的庭园。树木假山之旁,摆设着茶果祭品,天空高悬眉月和星星,有年轻妇女两人各拈针对空,又另一手捏线,作穿孔状——就是表示谁先穿好针,就是“乞”到“巧”了。

  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人水里,让它飘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女子乞巧,男子则乞文采。传说魁星王司文采,这天某些信仰此道的地方也兼拜魁垦。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空,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不过,遮目怎么可以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睁目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少女情怀总是诗,当然也尽作美丽的幻想。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最新评论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成都市网上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786号||Copyright by WWW.HXKF.CN All Right Reserved.2002/12/26-202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网管:刘沙鑫||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华西康复医学中心(1)华西康复医学中心(2)
华西康复主站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交流号
站点个人言论只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来电来函!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GMT+8, 2024-6-15 02:57 , Processed in 0.0919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