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康复治疗学专业简介 1933年华西协和大学开设临床理疗课程,由美国人包维尔负责教学,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专业正式开启了最早的课堂教学。 1997年,原华西医科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技术系报教育部与原卫生部备案批准,正式启动全日制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成为国内首个参照美国模式开办的医学技术专业,康复治疗在医学技术系下正式开始招生。这一举措填补了我国医学技术高等教育与康复治疗本科教育的空白,并成为国内医学技术与康复治疗学科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与引领者。 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育得到了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大力支持,该专业全面借鉴了美国“健康相关职业”(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教育体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实验室建设均与国际接轨。除了康复治疗专业,还同前开设了呼吸治疗、影像技术、眼视阿光学及营养等本科专业。 医学技术各专业学制最初尝试过5年制和3年制,经反复论证最终定为四年制,达到培养目标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正式批准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100309W)。 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康复治疗本科的专业教材,1999年,何成奇受原华西医科大学派遣前往美国学习现代康复,回国后牵头主编康复本科专业讲义共计13部用于首届康复治疗本科的专业课教学,成为我国首套康复治疗本科专业教材。 2006年经原卫生部批准成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5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成立物理治疗教研室、作业治疗教研室、假肢矫形教研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及康复护理教研室共计五个教研室。 2016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华西康复医学院。 2021年底,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批国家重点基地建设单位。 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与华西医院的鼎力支持下,经过华西康复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康复治疗专业逐步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四级培养体系,2018年成为首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一、教学改革 1.开启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为了与国际接轨、参照美国模式、经反复讨论,2000年,将原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专业”(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改为“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本科教学国际化。从2008级开始,将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率先按照国际模式专业分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三个专业方向进行招生与培养,比教育部的分专业(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招生早了10年;2014年3个专业全部通过国际认证;本科生到澳大利亚上理论课;与新加坡、澳洲、日本开展线上教学研究交流。 2019年,四川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首批获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教学创新 1.本科教育国际化。2014年物理治疗专业学生到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参加专业课学习,2015年与美国Creighton University签订作业治疗本硕连读协议;2016年与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开启物理治疗本硕博连读,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建立了平台和通道。 2.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管理学院联合招收并培养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及灾害护理硕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博士及灾害护理硕士、博士累计253名,由时任该院副院长的何成奇教授负责该联合培养项目;2016年以来,何成奇教授先后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与美国梅奥诊所联合培养博士后共计7人。 三、教材建设 本科教学以本为本,为了强基固本、做实本科教学,何成奇教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从2000年开始,先后主编或牵头主编了康复治疗学系列教材26部,为康复治疗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1本科教材。何成奇教授不仅主编出版了康复治疗学本科教材《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连续三版)、《神经康复物理治疗技能操作手册》、《作业治疗技能操作手册》、《假肢矫形技能操作手册》等六部,而且组织相关专家主编出版本科教材6部:《心肺系统物理治疗临床科学与实践》喻鹏铭主编、《作业治疗理论与实践》刘沙鑫主编、《物理因子治疗理论与实践》贾程森主编、《骨骼肌肉物理治疗评估理论与实践》杨霖主编、《成人神经障碍的物理治疗管理》高强主编、《老年作业治疗》何红晨主编、《作业治疗环境与辅助技术》杨永红主编。 2.规培教材。为了强化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毕业后教育、规范康复技术,2022年何成奇教授牵头组织全国康复届各亚专业优秀专家编写“康复技术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14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教授担任总主编并主编其中两部(详见下表)。
四、教学管理 华西康复医学院/医学技术医学康复治疗系在原系主任何成奇教授、先后分管教学副主任何红晨、杨永红教授领导下,创新建立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毕业后教育三级康复教育体系。 1.创建康复治疗学全日制三级培养体系 2000年,何成奇教授在牵头建立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治疗学士学位培养体系; 2001年,何成奇教授牵头建立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何成奇教授牵头建立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2.创建康复治疗学毕业后三级培养体系 2003年,何成奇教授提倡并率先在华西医院践行康复治疗师中专生/专科生在职提升本科,为广大的中专生/专科生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职业生涯道路; 2006年,何成奇教授牵头建立了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2012年将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专科化为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假肢矫形师规范化培训,率先开启我国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大门; 2019年,何成奇教授牵头建立了康复治疗师博士后流动站,从而率先开启我国康复治疗师博士后培养大门。 五、教学成果 1.人才培养:培养硕士研究生111人、博士研究生36人、博士后26人;发表教学论文42篇;累计培养本科生六百余人,培养规培生、进修生及实习生4500余人。 2.专业排名:2014-2016年,四川大学康复治疗专业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大学医学A++级专业排行榜第一;2021-2024,连续4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A+级。 3.科技奖励:作为第一完成人,何成奇教授先后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宝钢优秀教师奖各一项。 2011年,何成奇教授荣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2024年底,何成奇教授荣获刘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优秀专业基地管理者奖励。 六、本科教学内容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实施课程负责人责任制。本科教学共计36门课程2043个学时,课程名称与相应的课程负责人一览如下。
专职教学助理:何露洁 硕士 七、教学行政职务 2000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立医学技术系,任命何成奇教授兼任康复治疗专业负责人。 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立康复医学系,任命何成奇教授兼任系主任。 2007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任命何红晨教授兼任分管教学副主任。 2010年,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管理学院,任命何成奇教授兼任副院长。 2014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何成奇教授担任康复医学院院长。 20018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任命杨永红教授兼任分管教学副主任。 2019年,华西临床医学院成立医学技术学院,何成奇教授兼任副院长。 2025年3月,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任命魏全教授担任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讯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康复医学系讯 2025年5月5日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
![]() |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 网管:刘沙鑫|| ![]() |
|||||||||||||||||||
![]() ![]() |
||||||||||||||||||||||
|
||||||||||||||||||||||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
GMT+8, 2025-5-24 13:23 , Processed in 0.0951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