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神经康复团队的临床研究成果“Cerebellar
Theta-Burs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hysiotherapy in Subacute an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成功发表于神经康复领域顶级期刊《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廖伶艺(现就职于重庆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为此论文的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高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研究介绍脑卒中后常伴有平衡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小脑在自适应学习和随意运动的启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卒中患者对简单运动策略的重新学习相关。近年来,小脑无创脑刺激技术在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促进卒中患者的神经可塑性,进而改善其平衡及运动功能。因此,为明确小脑iTBS对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卒中患者的平衡与运动功能及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高强教授团队设计并展开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了30例卒中后偏瘫受试者。该研究结果发现小脑iTBS联合常规脑卒中物理治疗可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及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一常规脑卒中物理治疗,表明了小脑iTBS可作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辅助干预措施。本项研究不仅为推进iTB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依据,也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杂志为美国神经康复医学会会刊,重点报道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基于证据的基础和临床实践与研究。最新版中科院分区将此刊物划分于医学2区、康复医学1区及TOP期刊,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将其划分于B级刊物(A级是Science及Nature等级别的刊物,B级是各亚专业领域的顶级刊物)。《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每年发文量仅100篇左右,其中我国研究者在该期刊年均发文量约2篇。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
![]() |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 网管:刘沙鑫|| ![]() |
|||||||||||||||||||
![]() ![]() |
||||||||||||||||||||||
|
||||||||||||||||||||||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
GMT+8, 2025-5-1 06:53 , Processed in 0.1189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