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至1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团队15人在中心主任何成奇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大会。此次会议以“全面、规范、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大会共收到2327篇论文投稿。本次会议内容既包括了神经、骨科、疼痛、肿瘤、重症心肺、社区等康复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又展示了康复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新进展,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我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何成奇教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做大会主旨发言一个、专题发言三个,讨论会一个并主持多个论坛。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全副教授受邀担病例擂台赛及英文演讲比赛主持人。在主旨论坛中,何成奇教授做了“2019骨质疏松康复中国专家共识”的大会报告,报告基于“ICF”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骨质疏松康复干预为主题,从骨质疏松的知识要点、康复评定、康复诊断、康复目标、康复方案(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等)及健康教育等方向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为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基于循证的系统方案。在粤港澳大湾区康复论坛中,何成奇教授做了“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新技术”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基于循证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从膝骨关节炎的健康教育、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PEMFs、全身振动)、作业治疗、辅具及PRP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述陈,为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知视窗。在康复教育论坛中,何成奇教授做了“治疗师培养-国际化实践”的专题报告,专题介绍了我中心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帮助下,开始按照国际模式探索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与假肢矫形三个专业分专业双语教学,且基于华西本科教学实践,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国际认证及未来趋势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实践为我们带来新的启迪。在学科建设分会场,何成奇教授做了“2019学科建设关键词”的专题报告,指出三级联动,医保支付定生存;体系建设,分级康复成大势;技术规范,系统标准需完善;强化质控,专科发展才必然;精准管理,纵横比较能人现;学科方向,定位凝练是重点;科学研究,跨界融合是核心;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是关键。 本次大会同时设有病例擂台赛,英文演讲比赛,论文口头交流及壁报交流等活动,旨在增强康复同仁们的交流和互动。康复医学中心姜花医师、李磊治疗师及潘红霞医师、黄亚琴治疗师分别就“EDP辅助颅内占位切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封管一例报道”、“一例急性发病影像学阴性截瘫患者的康复诊疗”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分享,并分获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朱思忆医师参加了英文演讲比赛,并凭借精彩的表现获得了二等奖。许惊飞医师、李宁博士和廖伶艺硕士分别在各个分论坛作论文口头交流汇报;李庆兵医师、刘岩医师、林义均治疗师、叶雯雯硕士及谢苏杭硕士作了壁报交流。 本次大会是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界的一场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术盛宴,为康复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为中国康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何成奇教授作大会主旨发言 何成奇教授作大会主旨发言、专题报告 魏全副教授主持病例擂台赛和英文演讲比赛 姜花医师、李磊治疗师及潘红霞医师、黄亚琴治疗师进行了精彩的病例擂台赛分享,并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朱思忆医师参加英文演讲比赛,许惊飞医师、李宁博士及廖伶艺硕士作论文口头交流 朱思忆医师荣获英文演讲比赛二等奖 李庆兵医师、刘岩医师、林义均治疗师、叶雯雯硕士及谢苏杭硕士作壁报交流 华西康复团队大会后合影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2009国际会议|小黑屋|川卫网审2013-330号|蜀ICP备16010396号-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
![]() |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康复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 网管:刘沙鑫|| ![]() |
|||||||||||||||||||
![]() ![]() |
||||||||||||||||||||||
|
||||||||||||||||||||||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华西康复医学中心,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医院诊治! |
GMT+8, 2025-5-4 23:01 , Processed in 0.0927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